假期里,多地重点商圈、购物中心迎来客流回归,北京全市重点监测的百货、超市、专业专卖店、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35.3亿元。上海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82%,假期前两天,线下和线上消费额分别达到120.1亿元和109.8亿元。重庆、杭州、济南等城市发放消费券,延长商超营业时间,餐饮、零售、文娱等消费增长较快,各地超市也迎来年货购买的热潮。
商务大数据最新监测,在“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”带动下,2022年12月31日—2023年1月1日,全国网络零售额812亿元,同比增长11.6%,其中,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702亿,同比增长14.8%。生鲜零食、智能家电、冰雪装备等品类销量领先,鲜花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3倍以上,红玫瑰、粉玫瑰、向日葵等最受欢迎。
元旦假期,长线游迎来小高峰。出行平台数据显示,成都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昆明等城市出发的预订量超过去年同期。三亚、西双版纳、陵水、海口、厦门、万宁等旅游度假城市,吉林白山、河北张家口等滑雪城市,酒店连住3天以上的订单占比接近三成。全国民宿预订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近两倍。
走近中国高铁“探路先锋”:“隐形”守护旅途安全******
(新春见闻)走近中国高铁“探路先锋”:“隐形”守护旅途安全
中新社武汉1月9日电 题:走近中国高铁“探路先锋”:“隐形”守护旅途安全
中新社记者 张芹
46岁的任会勇一天的工作往往从后半夜开始。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,他已经和同事们踏上飞驰的列车,为即将开始的载客运行探路、排险。
自中国高铁开通以来,每天正式载客运行前,每条线路都会开行一趟无旅客的空跑列车,对线路、桥梁、接触网和信号等设备进行检查确认,排除安全隐患,繁忙的春运期间更是如此。
在武汉高铁工务段,共有16名添乘员,负责11条线路开行前确认工作,任会勇便是其中一员,他们常被同事们称为高铁“探路先锋”。
9日凌晨5时许,中新社记者抵达武汉站。身着工装的任会勇已背上装有设备、仪器的双肩包,准备就绪。当天,他的任务是搭乘京广高铁DJ5909次列车,由武汉站前往长沙南站,沿途排查武汉工务段管辖区域线路运行状态。
踏入司机室,任会勇熟练地拿出检测列车行驶平稳度的便携式添乘仪,将其固定在司机驾驶位后方,行车记录仪则被安装在挡风玻璃上,一旁的工作手账里已详细注明当日班次信息。
6时整,周遭依然一片漆黑,确认车准时从武汉站发出,以350公里时速一路向南奔驰。
线路是否有异物入侵、隧道进出口有无塌方和落石、风向是否影响列车平稳、轨道两侧保护区内是否有危险施工……任会勇全程站立在驾驶员一侧,全神贯注目视前方,并通过身体感受列车晃动幅度,借助仪器数据变化,分析是否存在隐患,及时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。
列车灯的照射下,车厢外路灯、楼宇飞速从眼前闪过,冬季多发的“团雾”也为观察瞭望带来难度。任会勇目不转睛地盯着不断延伸的铁轨,生怕错过任何一处通过地段的观察。
“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,只要不属于铁路设备的物体,大脑就能迅速做出判断。”8年的添乘工作,让任会勇练就了“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”的本领,沿途桥梁、隧道、岔口更是熟稔于心。在任会勇看来,添乘员最考验的是责任心和细心,列车高速行驶过程中,线路上有任何细微的异常,都可能影响到运行安全。
上午9时许,确认车返回武汉站。站台上,任会勇与涌动的春运人潮擦肩而过。
无数如任会勇一样的“探路先锋”,一如既往地往返于中国广袤的铁路版图上,为旅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